当前位置:首页 > 谈歌论词 > 详细内容
我歌词创作的感悟
发布时间:2017/5/6  阅读次数:2321  字体大小: 【】 【】【



晓达

我写歌词的感悟之(1)


——多用“险韵”练功夫


我写歌词,13道大辙,两道小辙都用过。
“言前”,“江阳”,“中冬”,“衣七”,“焦烧”等韵,常用的字,可选择的字多,有时可以顺手拈来,组起词来也多是百姓熟悉的语言。但是总用,就发现自己写的许多歌词中的语言相互重复,特别是不容易出令人眼睛一亮的好词。于是,我尽量用“险韵”来磨练自己的语言功夫,组词功夫。
所谓“险韵”大家都知道,就是像“灰堆”,“也斜”等这样的韵脚。这类的韵脚确实字少,组词难,吃功夫。然而,只要知难而进,不但可以出佳句,还能练出玩转语言的功夫。
举一段写唱词的例子,你看是不是“险韵”既吃工又出句,这个唱词用的“也斜”韵:
“老云擦尽残阳血,
繁星点点月半缺。
秋风吹起像音乐,
小草把那寒露接。
小屯中间一条街,
排排砖房像刀切。
东头一家灯没灭,
电光照的影子斜,
谁还在桌前在熬夜,
他村里能人贺老爹...”
“险韵出佳句”,“险韵出真功”。



我写歌词的感悟之(2)   

—— 歌词要唱着写。


一首歌词,为了押韵有时找到一个和韵脚的就很兴奋,但是,也可能你找的这个词或字,唱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。
我写词,从来不重字,也不重音。所以,有时真是“捻断胡须”啊,于是,好容易找到一个词就填上了。例如,不久前我写一首词,为了押韵 用了“羽翼”一词,当时挺高兴。然而,由于我有唱着写的习惯,一唱发现怎么听都是“雨衣”。当然,这也不是绝对的 如果羽翼前面又有飞翔二字 ,或者后面有丰满二字,我还会用的。
可见,唱着写是个好办法。



我写歌词的感悟之(3)

—— 顺溜时“硌”自己一下


我写词有时很顺溜,几乎一气呵成。这时,总想自我表扬一下。
但是,随着“词龄”的增长,我就对有时候的过于顺溜,不自信了。因为,顺溜出来的词,是习惯思维的“产物”,或概念化或似曾相识,这时就爱“硌”自己一下,让思路的脚“崴”一下,停下来“揉揉脚在走”。
例如:我有一首作品《脚印》,是写农民工的,第二段有两句,其中有一句是写思乡的, 开始是这样写的:
我们的脚印,跟着蓬勃的太阳放大
我们的脚印,随着心中的思念回村
这第二句“随着心中的思念回村”一下就出来了,按说没毛病。但是,我觉得这句是常用的句子,是习惯思维顺出来的,不新鲜。于是“硌”了自己一下,就“硌”出:
我们的脚印,跟着蓬勃的太阳放大
我们的脚印,随着失眠的月亮探亲
这句“随着失眠的月光探亲”,语境一下就新了,太阳和月亮也对仗了。
就是这样一“硌”,有时还真能弥补不满意之处。
顺溜时“硌”自己一下,是我常用的办法。


我写歌词的感悟之(4)


——写歌词要“接地气”


改革开放前,受到当时政治气候的左右,我们的歌词(包括本人创作)多是政治术语,套话,空话,概念化,因此叫“假大空”。
如今,文艺政策有了很大调整,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多元,用文艺作品愉悦身心已经成为百姓的根本需求。
歌词,这种最受百姓喜欢,最易被接受的艺术形式,不应该在“象牙塔尖里”,要走出来,要接地气。
所谓“接地气”就是要广泛接触老百姓的普通生活,反映普通民众的愿望。用大众的生活习惯、用语等,而不是脱离了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愿望,浮于表面,而是踏踏实实,深入人心,遵循自然规律行事。
歌词“接地气”,就是作者要走出“无病呻吟”的状态,不要用自以为是的“情感去教化人。”其实两句话就可以概括:说人话,抒真情。
那么,接地气与创作文艺精品有矛盾吗?我认为没有。因为评判文艺精品标准之一,就是广大受众喜不喜爱,欢不欢迎。


我写歌词的感悟之(5)


——听意见拿主意


几乎,每个人都疼爱自己的孩子,每个作者都自信自己的水平。
我年轻的时候每写一首词,自己都会特别兴奋,也特别满意,别人对歌词提点意见 ,根本就听不进去,自信的很。
但是投出的歌词刊物就是不采用,作曲的就是不给我谱曲。
慢慢地,我越来越不自信,又出现了另一种情况,每当写一首词就去争取别人意见,只要有人提出意见,我根本不加思考,立刻就改,结果改来改去,面目全非,依然不理想。
这两种不同的现象会有什么启发呢?就是本文的题目“听意见,拿主意”。
一个词作者,包括初学作者的作品都会有可取之处与与不足之处。意见还是要听的,但是对任何作品都有个见仁见智问题。因此,在听了意见后,要仔细分析听到的或溢美之词或贬低之语或真诚建议,然后要有自己的思考,自己的主见——听别人意见,自己拿主意。
这样,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,写作水平。


歌词创作的感悟之(6)


——作品争论中的气度与胸怀


文艺圈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,歌词界的争论也是如此。
自我欣赏与不同见解是争论的主题,也是基本状态。
一首歌词出来,由于作者阅历,经历以及艺术观的不同,看法一定不同。
是坚持己见,还是倾听意见,是无则加勉,还是不能释然。这时,可能有人就联想到了气度与胸怀 。
我认为,不能完全从当时的语言与状态下结论,要辩证地看待气度与胸怀。
有的人当时很激动,看似听不进别人的意见,他也可能坚持的是难得的艺术个性,只要不与别人产生情感纠葛,你不能说人家没气度与胸怀;
有的人在争论中盲目妥协,无所适从,没有主见,他也许失去的恰恰是不该放弃的艺术个性,这样的人不会惹人不高兴,但是你会觉得他缺点什么,对于这样的人也不能就说他有气度与胸怀。
文艺圈大多是性情中人,也不否认混进没有气度与胸怀的人,做好自己,不必费心理睬。
还是回到歌词上来吧!我想在争论一首歌词优与劣时候,别忘了它的前提,它叫“音乐文学”。争论的最好状态是心平气和,争论的最好结果是“求同存异”。



我歌词创作的感悟之(7)


——关于“主旋律”


歌曲要弘扬主旋律,这是许多年以来的一贯要求,没错,应该如此。
然而,我发现许多词作者(包括曲作者) 也包括一些文化官员并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主旋律,而是把一些题材作为了主旋律的概念。例如,问什么是主旋律,许多人会说“三颂”啊。
歌曲写“三颂”(歌颂祖国,歌颂党,歌颂人民军队)由来已久,效果也很好,出现许多人们喜爱,久久传唱的作品。
但是,我认为“三颂”是主旋律——是主旋律中的题材之一,不是主旋律的全部概念。
主旋律一词,应该来自音乐。有人认为: A,一部音乐作品或乐章的旋律主题 ;B,在一部音乐作品或一个乐章行进过程中再现或变奏的主要乐句;C,指音乐演奏中一个声部的主要曲调。
把它引申到整个文艺作品上来,就是作品的主要精神或基调。
为此,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主旋律。我认为主旋律就是:正能量 ,真善美。
正确认识理解了主旋律,我们创作的主题会更宽松、我们创作的内容会更宽泛、我们创作的手法会更鲜活、我们创作的形式会更多样。

……



转载请注明出处:网络词刊






我要评论
  • 匿名发表
  • [添加到收藏夹]
  • 发表评论:(匿名发表无需登录,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。) 登录状态:未登录
最新评论
所有评论[0]
    暂无已审核评论!

邮箱投稿:731283538@qq.comwlcikan@163.com 

网站管理: 晓达  电话:18600514919 建勇  电话:13715309264